中国品牌,看懂北美
发布日期:2024-09-29 15:40:34文字 | 张山
编辑 | 三体君
北美商业社会,孕育了一批全球最顶尖、最专业的品牌。中国品牌闯荡北美,是羊入虎口,还是遇强则强?
北美洲,拥有世界上最繁荣、成熟、活跃的商业社会,也成为中国企业眼中最火热的出海市场之一。
但无限的机遇,也意味着无限的竞争,倒逼出海北美的中国企业,不能以单一的产品、渠道或价格优势取胜。他们需要从底层建立打造国际化品牌的意识,才有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。
富庶的大陆,消费的王国
以美国、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市场,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区之一。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数据,2023年,美国人均GDP高达81632美元,加拿大则高达53548美元,均远远高于13300美元的全球人均GDP。
富饶的北美大陆,孕育了全球最为繁荣活跃的商业社会——在世界品牌实验室(Brand Finance)发布的2023年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,北美品牌占据202个席位,且排名前五的品牌全部来自美国。
上述两组数据说明,长期对品牌文化耳濡目染的北美居民,一边拥有远超世界平均水平的消费能力,一边在消费时对商品的品牌背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。
卷入激烈的品牌战之前,中国企业有必要先了解:北美市场环境,为什么总能培育出经久不衰的强大品牌?
第一,多样化的人群+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,构建有活力的营销环境。
从消费人群来看,美国和加拿大都以种族多样、文化多元而著称。举个例子,美国聚集了非裔美国人、西班牙裔美国人、亚裔美国人和土著美国人,不同种族拥有各不相同的文化背景。久而久之,催生了美国企业善于客户洞察和市场细分的营销基因。比如,1908年,福特洞察到美国工人支付不起汽车的高昂价格,提出要做“人人买得起、养得起的车”。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让福特一战成名,也直接改变了美国汽车行业后来百年的发展进程。
而营销行业发展至今,北美已经建成了非常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,智能手机和其他数字化设备的普及率很高,使得当地的数字化营销水平世界领先。具体来看,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等技术,能很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消费者洞察和营销优化工作。
可以看到,近百年来,北美企业保持高度敏锐的洞察,加上数字化和个性化营销工具的影响,最终形成了如今活力满满的北美数字营销行业格局。
第二,完善的线上+线下渠道销售网络,为品牌提供庞大的分销体系。
当地电商业务最早兴起于1995年,早在PC互联网时代的2005年,亚马逊会员服务、“网络星期一”就已逐渐走向流行。亚马逊、eBay、Wayfair等各类电商平台早已十分成熟,销售和配送网络覆盖全北美乃至全球。与此同时,沃尔玛、Costco等传统商超在当地消费群体中积攒了深厚的声望,为品牌提供了充分的线下销售和展示机会,且如今线上化转型也非常成功,更加具备全渠道的销售能力。
第三,创新文化+IP保护,为百年品牌的生长奠定基础。
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最近5年发布的《全球创新指数报告》(GII)中,美国始终名列全球前三。在商业环境中,北美同样以创新和创业文化著称。而且,北美重视对品牌产权与文化的保护,包括早在1946年就推出的美国《商标法》、1976年《版权法》等等。
这十分有助于品牌精神、品牌文化的输出,使企业可以成为生活方式、生活风尚的引领者,例如李维斯牛仔裤、骆驼香烟、哈雷摩托皆是“美国精神”的象征。可口可乐在过去138年里,不断重申“快乐”的品牌理念,使其深深融入品牌DNA;同时根据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产品,比如推出零糖可口可乐、可持续包装。
在北美大地上,与可口可乐相似的品牌还有很多,如迪士尼、麦当劳、宝洁等等,都在创新精神和品牌文化的指引下,越过了时间与市场的重重考验。
北美营销战,四支“攻城军”
对于出海北美的中国企业而言,乐观来看,成熟完善的商业环境能助力他们深入当地市场,快速被北美消费者所熟悉;但残酷地讲,这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,倒逼他们在出海北美时系统化建设品牌竞争力。
中国企业显然已经意识到:品牌营销战,是深入北美不得不打的一仗。环顾目前北美市场,以下4种建设品牌的方式最为主流。
1.搭建线上+线下的全渠道零售媒体网络,兼顾销量与关注度
渠道本身既能带来销量,又扮演着零售媒体的角色,比如亚马逊网站上搜索位、短视频等应接不暇的广告信息,又比如线下商超的巨幅海报或橱窗展示位。一边是DTC网站、第三方电商网站、社媒账号带货等多样化的线上销售渠道,另一边是传统的线下商超渠道。渠道与渠道的叠加,不应该只是多一个销售机会,更应形成一张捕捉消费者注意力的零售媒体网络——可以看到,过去从亚马逊起家的3C类出海品牌安克创新在近几年也接连入驻北美地区沃尔玛、BestBuy、Costco等线下连锁商超,本质上,此举既带有提高销量的目的,更是面向北美消费者进一步彰显品牌力的体现。
2.多种媒体组合拳,强调真实的品牌形象,赢得消费者信任
针对北美消费者重视品牌知名度这一市场特点,官网、TVC、户外广告牌等品牌主导的广告,媒体PR、KOL、测评网站等第三方主导的广告,均能帮助品牌在北美市场强化品牌影响力。比如,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在当地乃至全球消费者心中地位颇高,名创优品、喜茶、格力等中国品牌都曾登上大屏,借此提升品牌在当地人心中的认知度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信息爆炸的今天,北美消费者越发追求品牌营销信息的真实性。早在2020年,Morning Consult的一项调查曾指出,美国消费者已经对品牌出现了信任危机。对此,出海品牌在传播过程中,需要确保对外输出真实的产品信息、产品原材料信息,乃至供应链信息等等,以赢取北美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信任。
3.提供新鲜有趣的品牌服务项目,培育用户的品牌忠诚度
为了获得更多高黏用户,提高品牌复购率,耐克、lululemon、星巴克等北美品牌都在积极开展“品牌忠诚度计划”。一方面,他们建立了体系完整的积分计划、顾客分级计划、社区计划等等,以吸引消费者反复购买;另一方面,还提供品牌核心产品功能以外的服务,从而和消费者建立深度情感链接。比如lululemon就面向品牌会员提供免费瑜伽课程、每月讲座等等。
对于中国出海企业来说,在获客成本高昂的北美市场,拓展品牌服务的“外延”,显得尤为必要。这可能会帮助品牌留住更多的老客,提高未来的长期发展潜力。
4.关注AI、AR等新兴技术,拥抱北美品牌营销“确定的”未来
无论是电商平台沃尔玛加码AI营销技术,还是Snapchat等互联网平台不断革新的AR营销,抑或亚马逊去年就开始尝试为消费者提供AI与AR相结合的购物体验。这一切都在指向北美地区的营销技术趋势,正在朝着以AI、AR为主流的方向迅速前进。从市场端的接受程度来看,以Gen Z为主力军的北美消费者,作为互联网原生一代,对AI、AR等更为先进的科技手段展现了比较高的兴趣。这提醒中国出海品牌积极拥抱前沿营销技术,例如通过AI技术进行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;通过AR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的购物体验等。
(五)积极应对哈萨克斯坦市场的激烈竞争
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经济引擎,汽车市场潜力巨大,吸引众多国际车企入驻,竞争激烈。2008年起,阿斯塔纳公司代理销售多国名车,本土汽车制造亦蓬勃发展。至2019年,哈国汽车保有量达456万辆,拉达、丰田等品牌领先。进口车中,德国车尤为突出,大众、奥迪、奔驰居前列。
江淮汽车深入调研哈国市场,精准定位。鉴于哈国购车需求集中于载货与家庭出行,且居民偏好宽敞舒适、操作灵活、节能环保的车型,江淮巧妙布局,推出皮卡、轻卡及新能源乘用车,满足市场需求。通过细分市场与精准定位,江淮成功突破重围,彰显后来者居上的实力。
产品、情绪:
中国品牌的“内功”与“外功”
DHL发布的《2023年全球网购消费者调查》报告曾指出,北美消费者对外来品牌的购物意愿并不高涨——“北美地区消费者是最不可能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的地区”。原因在于:一来当地品牌发展成熟,购物选择充足且形成依赖;二来贸易保护的政策与群体情绪下,北美居民更愿意支持本土企业的生意。
这就意味着中国品牌深入当地市场,仍然面临着不小的阻力。那中国品牌应该如何绕过阻力,给北美消费者一个“不得不买”的理由?
首先,围绕产品,磨炼“内功”。
在北美市场进入门槛比较高的前提下,在当地能形成优势的出海品牌无外乎有两类:要么是深挖技术,打造在当地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,大疆是一个“极致产品力”的例子,凭借卓越的性能、稳定性和创新性,在北美无人机市场占据着领先地位;要么是借助国内产业链能力,为消费者提供极致性价比,即在成熟赛道中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,比如SHEIN、Temu平台商品引发的购买潮。
其次,围绕消费者,发扬“外功”。
在北美,有一些非常能够牵动全民情绪的重要事件:例如美国职业橄榄球联赛(NFL)、北美职业冰球联赛(NHL)等体育赛事,其中NFL的决赛就是全球品牌瞩目的“超级碗”,其意义已经超出体育比赛本身,象征着一种文化现象。体育赛事的民众情绪是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机会:此前Temu豪掷千万美元在超级碗亮相,数据显示当天Temu应用下载量较前一天大涨34%。除了体育赛事外,年末的购物季跨越感恩节、黑五、圣诞节几个重要节日,北美居民的购物目标非常明确,是利用消费者情绪刺激销量的好时机。
结语
在过去几年间,大疆、安克创新、TCL等一批中国品牌在北美崭露头角,而这只是更多中国企业深耕北美的一个序幕。在一场场激烈的北美品牌战之中,未来能够穿越周期的中国全球化品牌,或许正在茁壮成长。
免责声明
我们尊重每一位原创作者的心血,转载均注明文章作者及来源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。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关于我们:
洞察全球商业规律与趋势、助力中国企业征战全球;我们提供出海一站式服务、目标市场出海深度考察与资源对接。